科学家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亚吉因开创全新分子构筑技术,成功研制出能应对气候变化与淡水短缺等挑战的新型材料,共同斩获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位获奖者研发的金属有机框架(MOF)犹如分子级精密建筑,其内部巨大的空间网络可让气体与化学物质自由穿梭,现已应用于沙漠空气取水、二氧化碳捕集及有毒气体封存等领域。
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这类材料具有惊世骇俗的比表面积——块方糖大小的多孔材料展开后竟堪比标准足球场的面积规模。
"这类材料简直像《哈利波特》里赫敏的无限延伸手袋,能在微小容器内储存海量气体。"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成员奥洛夫·拉姆斯特伦生动比喻道。
这项跨越百年的权威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获奖者不仅共享1100万瑞典克朗(约120万美元)奖金,更将载入世界顶级科学荣誉史册。
北川进在诺奖发布会上难掩激动:"我的终极梦想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捕获空气,分离转化二氧化碳、氧气或水等物质,将其变为造福人类的资源。"
在该技术问世后,全球化学家已构建数万种MOF材料。科学院强调,部分材料有望破解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危机,其应用范围涵盖水中永久性化学污染物净化、环境药物残留降解等前沿领域。
北川进任教于日本京都大学,罗布森执教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亚吉则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三位科学家分别来自日本、英国(后移居澳大利亚)及约旦裔美国多元文化背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亚吉的双亲曾是栖身安曼的巴勒斯坦难民,他少年时期赴美深造。其团队通过金属原子构建出兼具坚固性与超强吸附力的晶体结构,他坦言:"这簇星火最终点燃了整个研究领域。"
遵循传统惯例,化学奖是本年度继医学奖、物理学奖之后揭晓的第三项诺奖。自1901年根据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设立以来,该奖项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等波折,始终见证着人类在科学、文学与和平领域的奋进足迹。
诺贝尔本人亦是化学家,其在该领域的积累为19世纪炸药发明带来的财富奠定基础。后续增设的经济学奖则由瑞典央行资助颁发。
尽管常被物理学、文学及和平奖的光环所掩,化学奖仍见证了核裂变、DNA测序、酵母研究等划时代突破。去年该奖项花落美国科学家戴维·贝克、约翰·詹珀与英国学者德米斯·哈萨比斯,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结构解析与人工合成方面的革命性贡献。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