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令人屏息,且在某些时刻危机四伏的旅程,我们正穿越阿富汗偏远的东部山区。
我们要前往马扎尔达拉山谷,在那里,一场地震摧毁了整个村庄。地震的威力撕裂道路,切断社区联系,掩埋了数代族人。
行进异常缓慢——在布满碎石与巨岩的路上,我们小心规避着陡峭悬崖。三小时后,灾难的首个迹象终于显现,正是这场在几分钟内将整个地区拖入黑暗的浩劫。
驶入努尔加尔区瓦迪尔村时,遇见的每个村民都失去了至亲。约在午夜突袭的地震,让许多人在睡梦中丧生,尤其是妇女和儿童。
站在插满白旗与墓碑的临时墓园旁,我们遇见了小拉赫曼努拉。他八岁的身躯格外瘦小,玻璃珠般的眼眸凝结着沉重悲恸。
那双稚嫩的手指向埋葬六岁弟弟阿布扎尔的坟茔。那夜他们原本相拥而眠。
拉赫曼努拉能幸存,全因哥哥赛义德·拉赫曼奋力将他拽出废墟。
"我在睡梦中听到轰隆声,"拉赫曼努拉告诉我,"哥哥喊着‘地震了,快起来,房子要塌了’。"
"他抓住我的手拉我出来,把我推到木板上说‘快跑’。"
拉赫曼努拉带我们爬上陡坡,看他家仅存的遗迹。
在万丈悬崖边缘,如今只剩碎砖堆——唯余破损的床架与散落的鞋子。
这场阿富汗史上最严重的地震已夺走约2000条生命。对深陷经济危机、失业率攀升、旱灾与营养不良的阿富汗人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饥饿与流离失所的循环在阿富汗似乎永无尽头。自塔利班202年掌权后,援助资金断崖式下跌更令困境加剧。
今年美国几乎切断全部资金援助,造成巨大冲击。
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撤离迫使400家医疗机构关闭,数十万阿富汗人失去稳定食物来源。
但当地民众普遍称赞塔利班救援的迅速高效——政府派遣直升机转运伤亡人员。
每个受灾村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白色帐篷,印证着国际援助正突破万难抵达这些偏远社区。
然而寒冬将至,疫病开始蔓延。在安达尔拉卡克村,阿吉巴在如今被称为"家"的帐篷里迫切地想与我们私语。
她十岁出嫁,生下十个孩子。其中五个已葬身废墟——三岁的莎巴娜、七岁的瓦利·汗、九岁的双胞胎拉齐玛与娜斯琳,还有十三岁的萨莱哈。
这位母亲仍在消化这巨大得近乎虚幻的失去。
"我不想埋葬他们。我能怎么办?"她说,"不能把孩子们留在外面,但也不愿送他们进墓地。"
帐篷外,数十名孩童正在玩耍,其中多是地震孤儿。
营养不良本是阿富汗痼疾,未来数月喂养这些孩子将成为沉重负担。
塔利班禁止女性工作加之经济困顿,许多家庭早已山穷水尽。
脚部受伤的四十五岁穆罕默德·萨利姆,对即将到来的寒冬忧心忡忡。
"我们没有任何过冬物资,"他说,"大雪将至,孩子们还住在帐篷里。"
"他们躺在泥地上。我们没有遮风挡雨的庇护所,拥有的一切都已粉碎。"
尽管塔利班禁止非亲属男女肢体接触,即便在紧急状况下。但村民们盛赞救援行动,表示女性援助人员仍成功抵达灾区。
如今笼罩在这些深邃伤痕山谷每个社区的,是对未来艰难的恐惧,以及整个族群命运永远改变的清醒认知。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