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角大楼近日被曝正酝酿一场史无前例的"忠诚度大清洗"!根据机密文件显示,美国防部拟对包括四星上将在内的5000余名核心人员强制实施保密协议+随机测谎双重管控。这场由防长主导的"整风运动",表面以国家安全为名,实则被前官员揭露实为压制内部异见、封杀媒体接触的权谋手段。当测谎仪成为职场监控工具,当保密协议变成思想枷锁,这座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堡垒正在上演现实版《纸牌屋》。究竟是要揪出内鬼,还是制造寒蝉效应?让我们揭开五角大楼这场"忠诚测试"背后的权力暗涌。

据《华盛顿邮报》获取的内部文件及知情人士透露,美国五角大楼计划对总部数千人员——包括众多高官——实施严格保密协议与随机测谎检测,此举标志着防长彼得·赫格斯特对泄密者及内部异见者的围剿再度升级。

根据国防部副部长史蒂夫·芬伯格起草的备忘录草案,所有在国防部长办公室与联合参谋部服役的军人、文职及合同工——预计超5000人——都必须签署保密协议,该协议"禁止未经批准或未按既定程序公开非公开信息"。

芬伯格另一份文件将建立对官员进行随机测谎的制度。

文件未限定协议与测试的适用人员范围,暗示从四星上将到行政助理皆在管控之列。

这项行动是特朗普政府与五角大楼大规模肃清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剔除被认定忠诚度不足或向记者提供信息的官员。

五角大楼发言人未回应置评请求。

前官员与国安律师指出,现有制度已对非法泄密设有约束与惩处,新措施显然意在进一步震慑工作人员。

"这更像是为了确保对国防部及特朗普政府领导层的忠诚,而非反制境外间谍活动,"曾为多名吹哨人及特朗普政府针对官员辩护的律师马克·扎伊德表示,"过去不要求测谎自有道理。如今突然推行测谎与过度宽泛的保密协议,除威慑员工与强化控制外,实在令人质疑。"

今年初五角大楼启动测谎追查媒体泄密源时,就曾引发白宫不满。

政治任命的赫格斯特顾问帕特里克·韦弗今春向白宫官员抱怨,担忧自己及团队成员很快会被要求接受测谎。白宫随后介入暂缓该做法。

拟议保密协议禁止人员在"未经批准或未按既定程序"情况下提供非公开信息,这与国防部当前为维持记者五角大楼采访资质要求签署的条款如出一辙。

这是赫格斯特推出的系列新政之一——包括对军方独立监察机构与平等机会办公室的新限制——这些政策可能最终压缩官兵与国防人员绕过指挥系统揭露五角大楼问题的渠道。

"保护敏感信息对国家安全、作战人员安全及高层决策空间至关重要,"芬伯格在保密政策备忘录中写道。

他警告拒不配合者将受惩处,未签署协议的军人可能面临军事司法系统制裁。

联邦法律已将人员向未授权方泄露机密信息定为犯罪。联邦法规进一步禁止披露敏感但未分类信息,违者将受行政或刑事处罚。

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员透露,这份未签署且未标注日期的文件仍在审议阶段,尚未获批。

另一份文件概述建立"随机测谎计划"。

根据芬伯格指令与前高官说法,情报界每隔数年进行测谎是维持安全许可的标准程序,联邦调查局也已借此追查媒体泄密源,但在五角大楼实施随机测谎仍属首创。

芬伯格指出,目前接触机密信息的国防部长办公室与联合参谋部人员无需接受随机测谎。新政策推行后,这些人员将面临随机测谎与定期安全评估面谈。

"此举或有可取之处,"一位持有安全许可的前国防高官表示。

但该前官员直言,"真正担忧显然并非外国情报,而是打压疑似向媒体泄密者…这是制造紧张情绪的恐吓策略。核心诉求就是尽可能营造职场恐惧。"

这位前官员同时指出拟议保密政策的多余性:"按规定接触媒体需报备,发表演讲需审核讲稿,涉密项目参与者本就受保密义务约束。"

测谎与保密协议重启之际,赫格斯特正推动对五角大楼记者的特别限制,使其决策进一步远离公众监督。

赫格斯特任内极少使用五角大楼主简报室开展记者活动——自1月以来仅六次。

其中两次发生在今年6月伊朗B-2轰炸机空袭事件后。往届政府均安排防长发言人每周定期简报会回应军事行动提问。

赫格斯特仅在部分出访时与记者互动,但其办公室严格限制随行媒体,近几个月这类互动持续减少。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上将尚未像前任那样独立举行媒体简报或带记者出访。

遵照赫格斯特命令,其团队已将多家新闻机构逐出五角大楼内部办公区,并指示各军种减少媒体活动。

最新消息显示,五角大楼要求报道军方的记者签署协议,禁止搜集未经明确授权公开的信息(包括非密信息),违者可能吊销采访资质。记者需在本月下旬前同意该条款。

国防部还通过取消智库活动与论坛等传统交流项目加深自我孤立,这些场合本是专家与军方领袖商讨国安议题的重要平台。

五角大楼7月声称退出公共活动是为"确保国防部不会为违背本届政府价值观的组织、论坛及活动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