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战争不仅是前线的炮火,更是经济的无声崩塌。当乌克兰将无人机瞄准俄罗斯炼油厂的那一刻,这场冲突已演变为对经济命脉的精准绞杀。内部人士坦言17%炼油能力蒸发,克里米亚街头排起限购30升汽油的长龙,普京喊话民众"保持愤怒"——这些碎片共同拼凑出一个帝国踉跄的身影。油价飙升15%、每日百万桶原油出口受阻、加油站进入"手动调控"模式,这场能源绞杀战正在改写现代战争规则。当经济命脉被扼住喉咙,钢铁洪流亦将失去燃料。以下为全文编译:

俄罗斯宣传人士发出警告:在乌克兰对炼油设施发动持续猛攻后,俄罗斯经济正濒临崩溃边缘。与此同时,普京在克里米亚的傀儡政权负责人宣布,由于居民开始面临物资短缺,目前每人的燃料购买量被限制在30升以内。

在X平台发布的视频中,宣传员马克西姆·卡拉什尼科夫承认,乌军的袭击已从随机攻击升级为旨在摧毁俄罗斯经济的协同作战。他直言:"这场战争的目标当然不是彻底消灭俄罗斯联邦,而是要使其分崩离析",并指出俄方炼油能力已下降17%。

卡拉什尼科夫解释,燃料短缺正在加剧,限制消费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普京公开表示,面对濒临崩溃的经济,俄罗斯民众应当"感到愤怒"。

他继续强调:"我必须指出局势正在持续恶化",并严肃指出:"乌克兰通过打击"友谊"管道和"蓝溪"管道等关键基础设施,精准打击俄罗斯软肋,正将这个国家推向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权力走廊里回荡着对崩溃的恐惧,这标志着冲突进入转折点。"在另一段X平台视频中,克里姆林宫任命的克里米亚行政长官谢尔盖·阿克肖诺夫宣称:"局势已在掌控之中,我们正进行人工调控。"

"所有加油站都将严格执行限购政策,绝无例外。我恳请克里米亚居民保持耐心。当前客观形势决定我们无法迅速扭转局面。只要不出现恐慌性抢购,我们就能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乌克兰针对俄罗斯炼油厂的打击策略已对俄能源体系造成重创,其目的在于切断这条经济生命线。

乌克兰军队动用无人机和ATACMS远程导弹袭击关键设施。典型战例包括年处理1800万吨原油的列宁格勒基里希炼油厂,以及2025年8月遭袭的克拉斯诺达尔和锡兹兰炼油厂。

这些袭击引发连环爆炸、大火和生产中断,乌军报告"多次"成功打击,俄方则承认拦截了部分无人机。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数据,2024年俄国日均石油加工能力约为550万桶。

截至2025年9月,乌军袭击已导致约17%的炼油能力瘫痪,引发燃料危机。汽油价格疯狂飙升,仅俄罗斯欧洲部分零售价就暴涨15%。

国内短缺持续恶化,配给制讨论被提上议程。作为重要收入来源的石油出口遭遇瓶颈,经济压力显而易见。

2024年俄罗斯每日出口约750万桶原油,但生产中断导致出口量骤减近百万桶,不仅冲击全球市场,更引发加强制裁的呼声。乌克兰正运用经济战手段,通过打击基础设施削弱俄罗斯战争潜力,这种不对称作战模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