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共享电滑板车曾被誉为"城市出行革命",却在欧洲掀起轩然大波。从巴黎到马德里,城市管理者们正在为这些横冲直撞的两轮装置头疼不已。它们既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又制造了新的城市乱象——人行道上的惊险穿梭,随意弃置的车辆,不断攀升的事故数据。但最新研究却带来惊人反转:在同等使用条件下,电滑板车受伤风险竟比电动自行车低2.5-10倍!这场出行方式的争议背后,折射的是现代城市如何平衡创新与秩序的永恒命题。当科技跑得太快时,城市管理该如何跟上脚步?让我们透过欧洲的这场"滑板车战争",思考未来智慧出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欧洲各地正在掀起抵制电动滑板车的浪潮。

曾几何时,这些滑板车遍布大街小巷——在人行道上蛇形穿梭,与行人擦肩而过,在拥堵的街道间见缝插针。

如今各大城市正忙着收拾这片混乱。

巴黎已禁止租赁电动滑板车,马德里紧随其后。

在尚未采取严控措施的地区,受伤率持续攀升,政客们将滑板车描述为公害和公共卫生威胁。

"看看这疯狂景象,"在罗马某餐厅工作的 Gaia Cecchetti 说道,此时游客们正骑着电动滑板车,在凹凸不平的鹅卵石路上摇摇晃晃地穿过人群。

但最新研究显示,电动滑板车可能被过早地污名化了。

上月发表在《安全研究杂志》的这项研究,通过分析多个欧洲城市的碰撞和使用数据,得出了令人意外的结论。

电动滑板车的受伤风险实际上比电动自行车低2.5至10倍。

换句话说,危险确实存在——只是没有传言中那么夸张。

"我非常惊讶,"该研究的合著者、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道路安全与行为专家 Marco Dozza 表示,"原本以为会得出相反结论,毕竟关于电动滑板车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

这项样本有限的研究远非对电动滑板车风险的最终定论。

但至少为重新审视这种廉价、无污染的交通选择打开了思路——如果管理得当,它本可让城市生活更便捷。

"我看到了潜力,也理解问题所在,"城市交通改善组织Polis的秘书长Karen Vancluysen坦言。

她表示,各城市最初对电动滑板车的快速普及准备不足,经历了"大量的试错过程"。

新冠疫情期间,当人们不愿使用公共交通时,私营的应用程序租赁服务嗅到商机,电动滑板车由此在欧洲遍地开花。

他们在欧洲城市投放了数以千计的滑板车。

这看似完美契合:灵巧适应狭窄街道,让用户免于寻找停车位或匆忙拦出租车的烦恼。

但实际上却混乱不堪。行程结束后滑板车被随意丢弃——有的堵在博物馆入口,有的横在人行道,有的被弃于广场。

除了杂乱无章,真正的风险也随之浮现。

受伤风险

去年德国记录到11900起电动滑板车伤害事故,较三年前翻倍,其中27人死亡,多数涉及年轻人。

尽管滑板车仅占欧洲道路事故的极小部分,但伤害可能非常严重。

在意大利,一位外科医生对某急诊室411例滑板车相关病例进行了严峻研究。

其中包括93例上肢骨折,6例脊柱骨折,10例颅骨骨折和115例头部外伤。

仅有0.7%的人佩戴了头盔。

"这里甚至没有滑板车专用道,"通勤者 Andrea Cherubini 表示,他使用电动滑板车但仅限于小街道,"在罗马这样的大城市,必须进行彻底改造"才能为滑板车让行。

其他研究曾表明自行车比滑板车更安全。

芬兰最近研究发现,电动滑板车导致需急诊治疗的伤害发生率是自行车的三倍。

奥斯陆2020年研究显示事故风险高出十倍。

Dozza 指出他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比较了相似城市环境中的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

他表示先前研究包含市中心以外的骑行(如事故概率较低的空旷乡村道路),使自行车具有先天优势。

他的分析采用了瑞典公司Voi提供的数据,该公司在欧洲各地租赁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

"因此我们能进行公平比较,"他说。

当然,某种交通方式相对安全并不能排除两者都可能存在危险——特别是在未佩戴头盔时。

许多使用共享应用的骑手缺乏经验,不熟悉刹车或路况。

Dozza 建议:在穿行拥挤场所前应先练习。

安全措施

除了彻底禁令,各城市已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许多城市对电动滑板车实施强制限速。部分城市在周末夜间停止租赁服务,因此时人们更可能饮酒。

最显而易见的安全改进——强制佩戴头盔——却最难实施。

若运营商被要求随车提供头盔,存放处何在?如何防盗?卫生问题又如何解决?

若要求用户自备头盔,岂不违背了这种交通工具即兴使用的本质?

许多骑手是游客,不太可能将头盔放入随身行李。

去年11月,意大利议会通过法案要求骑手佩戴头盔,交通部长 Matteo Salvini 宣称"不再纵容野蛮滑板车"。

近一年后,罗马市政府官员表示意大利仍未颁布实施该法案所需的法令。

因此规定尚未生效。

几乎每位骑手仍一如既往地飞驰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