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加沙硝烟已持续两年,战火背后是难以调和的生死博弈。哈马斯在军事打击下虽遭重创却仍未瓦解,以色列以铁腕横扫中东却陷入战略困局。国际社会在停火协议间反复斡旋,平民在断壁残垣中挣扎求生。这场冲突重塑着地区权力格局——伊朗系武装遭精准打击,以色列虽展示军事实力却背负战争罪指控,巴勒斯坦建国梦在炮火中愈发渺茫。当人质命运与地缘博弈相互纠缠,当局部冲突演变成多线作战,这场持久战正在用最残酷的方式证明:胜利从来不只是战场上的征服,更是道义与民心的较量。

美联社约瑟夫·克劳斯专稿

哈马斯突袭引爆加沙战火已满两年:这个武装组织实力受损却未溃败,以色列虽重创周边敌军却未达核心目标,结局依然成谜。

2023年10月7日这场以色列史上最惨烈袭击,引发了二战以来最凶猛的军事报复——数万巴勒斯坦人丧生,封锁区大片土地被夷平,多地陷入饥荒绝境。

战火迅速蔓延: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交火,迎战也门胡塞武装,清剿伊拉克叙利亚境内民兵,更在今年发动12天空袭重创其幕后支持者伊朗。

硝烟中哈马斯仍握有筹码——扣押的48名人质中约20人生死未卜,在加沙残存的断壁残垣间持续发挥影响力。

本周新一轮停火谈判启动,方案源自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进的和平计划。但两届美国政府虽向内部分裂的以色列提供关键支持,始终未能终结战事。

区域霸主,全球孤岛

以色列对伊朗及其盟友造成重创,以绝对军事优势控制加沙大部及黎叙部分地区,确立中东最强战力地位。

从引爆寻呼机定点清除真主党成员,到远程狙杀高级武装头目、伊朗将领及核科学家,其军事实力令人胆寒。

但战术胜利代价惨重。

以色列陷入数十年来最严峻的国际孤立:专家团体指控其种族灭绝,国际刑事法院对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指控其将饥荒化为战争工具。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渐行渐远。

人质未能归国,叠加内塔尼亚胡涉贪腐案及司法改革争议,使以色列社会严重撕裂。每周大规模抗议不断,新一轮加沙攻势更激化民怨。

建国梦碎,承认徒劳

哈马斯宣称"10·7突袭"(造成约1200人死亡、251人被掳)目标之一是要让巴勒斯坦问题重回国际视野——他们确实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