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位酷爱公开自诩为“首席调停者”的人物而言,这无疑是个充满戏剧张力的经典时刻。
特朗普的首席外交官突然打断白宫电视直播会议,向美国总统递上纸条附耳低语:加沙协议即将达成。
片刻之后,他就在自家Truth社交平台宣布协议:“和平缔造者终得福报!”他如是发文。
尽管高潮片段在包括法新社记者在内的媒体面前上演,但特朗普绝大部分斡旋都在幕后进行——他既要向犹豫不决的内塔尼亚胡施压,又需争取阿拉伯世界的支持。
内塔尼亚胡承压
为冲击看似遥不可及的诺贝尔和平奖并巩固政治遗产,特朗普一改往日被视作对铁杆盟友以色列“开空白支票”的作风。
9月29日特朗普在白宫接待内塔尼亚胡公布20点和平计划时,表面仍全力支持这位以色列总理。
特朗普当时放话:若哈马斯拒绝计划,以色列将获得“全力支持彻底解决问题”直至摧毁该巴勒斯坦武装组织。
但关起门来,特朗普悄然拧紧了压力阀门。
首先,摆在内塔尼亚胡和以色列官员面前的方案,早在前一周联合国会议期间已与阿拉伯、穆斯林领导人充分磋商成型。
当内塔尼亚胡直面这份计划时,发现其中多个关键条款竟与其誓死坚守的底线相悖,尤其在拒绝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
卡塔尔遇袭事件激发阿拉伯团结
更让特朗普暗恼的是,在谈判敏感时刻以色列竟袭击美军盟友卡塔尔境内的哈马斯成员。他借力阿拉伯世界对此事的同仇敌忾,促使各方全盘接受和平方案。
随后他在椭圆形办公室设下“鸿门宴”,逼内塔尼亚胡当场致电卡塔尔领导人道歉。
白宫发布的照片显示,当以方领导人照本宣科时,特朗普甚至亲自手持电话陪在身旁。
《政客》杂志披露,当时卡塔尔高官也在场监读,确保内塔尼亚胡严格遵循道歉脚本。
事后特朗普火速签署特殊政令,向卡塔尔提供美国安全担保。
这种转变也折射出特朗普两届任内与阿拉伯国家培育的紧密关系。
其首任期间阿联酋、巴林、摩洛哥相继签署《亚伯拉罕协议》承认以色列。
此番特朗普重启白宫后首趟外访直抵卡塔尔、埃及、阿布扎比等海湾国家——以色列罕见未列入行程。
巧借哈马斯提议破局
特朗普持续加压,勒令哈马斯在10月5日前达成协议否则面临“地狱烈焰”。
哈马斯巧妙打出人质牌,利用特朗普解救加沙人质的公开承诺周旋。特朗普已在白宫多次接见人质家属。
特朗普迅速将对方回应包装成胜利果实。
他不仅发布视频讲话,更以美国总统破天荒之举转发被华盛顿列为恐怖组织的声明。
对于哈马斯未全面接受方案多数条款的事实,他却只字未提。
避开细节纠缠,特朗普强力推动以色列、哈马斯及调解方火速敲定协议。
他向《Axios》新闻坦言曾对内塔尼亚胡表态:“‘比比,这是你的制胜时刻。’他接受了,必须接受,别无选择。在我这儿,只能接受。”
—法新社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