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健康与福利研究所重磅报告显示:过去25年癌症生存率大幅提升!但研究人员同时揭露令人不安的趋势——部分癌症确诊率正在持续攀升。
这份周三发布的报告横跨三十余年,深度追踪100多种癌症的患病率、生存率、发病率、死亡率和风险因素,首次多维度呈现年龄、地域、出生国对癌症的影响。
惊人数据曝光:澳大利亚癌症确诊数呈现爆发式增长!人口基数扩大与老龄化浪潮成为主要推手。
2000年全澳确诊8.8万例,2025年预计将飙升至17万例,数字翻倍令人触目惊心!
报告揭露近十年百万人确诊癌症,今年约三成死亡病例将由癌症导致,相当于每三位逝者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
新南威尔士大学癌症研究权威伯纳德·斯图尔特教授向媒体强调,这些数据为公众敲响生命警钟。
“发病率数据能揭示癌症诱因,死亡率数据则像医疗水平的照妖镜,直接反映我们对特定癌症的治疗成效——即便无法根治,至少能延长生存期。”他郑重指出。
斯图尔特直言,社会对癌症数据的关注程度,恰恰映射出全民健康焦虑的深度。
“全球社会特别是高收入国家已达成共识:癌症威胁必须被时刻监控,民众有权知晓疫情动态。”
目前澳大利亚所有州和领地强制记录癌症发病数据,死亡登记系统同步完善。
那么还有哪些隐藏真相?
生存率逆袭过去三十年澳大利亚癌症生存率整体跃升!
经老龄化标准校正后,每十万人癌症死亡率从2000年的257例骤降至2025年预估的194例。
更振奋人心的是:五年生存率从1987-1991年间的50%飙升至2017-2021年间的72%,三十年增幅超20个百分点!
同期女性乳腺癌五年生存率从75%跃至93%,男性前列腺癌更是从60%暴涨至96%,近乎实现全民治愈!
研究所发言人贾斯汀·哈维宣布: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生存机会正在持续扩大!
但肺癌仍是最致命杀手——虽然发病率仅居第四,致死率却高居榜首,五年生存率持续垫底。
青年癌潮来袭在整体数据向好的背景下,30-49岁中青年发病率逆势上涨引发专家警觉!
30岁群体癌症发病率从25年前每十万人121例升至135例,40岁群体更从280例跃至313例。
报告显示30岁人群甲状腺癌与结直肠癌激增,40岁人群除上述两种癌症外,更面临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肾癌的多重威胁。
斯图尔特教授坦言:青年癌潮成因成谜,溯源工作困难重重。
更令人忧心的是,全科医生对中青年癌症警惕性不足,可能延误黄金治疗时机。
“过去医生几乎不会考虑30-40岁患者患结直肠癌的可能,现在这已成为必须重视的临床现实。”他紧急呼吁。
哈维补充道:虽然中青年发病率上升,但该年龄段死亡率正在稳步下降。
黑色素瘤两极分化2000年以来30-40岁群体皮肤黑色素瘤显著下降,但全年龄段标准化发病率不降反升!
过去二十五年每十万人发病率从54例增至63例,中老年群体成为主要增长源。
1990年代末以来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持续走低,印证防晒教育成效。
报告指出“防晒运动”使活动期间出生世代对皮肤癌风险认知深刻。
但年轻时缺乏防晒意识的老年群体正付出健康代价,成为黑色素瘤重灾区。
斯图尔特盛赞防晒运动:“从提醒防晒服到戴墨镜找阴凉,澳大利亚在黑色素瘤预防领域取得惊人成就!”
性别差异缩小男性癌症风险仍高于女性,但2000年以来性别差距持续收窄。
2025年预计每十万人中727名男性确诊,女性为488名。
前列腺癌仍是男性最高发癌种,今年预计2.9万例确诊;乳腺癌居女性发病首位,预计全年诊断2万例。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