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巴黎的浪漫与诗意,正被“过度旅游”的现实狠狠撕碎!本地居民忍无可忍,集体怒吼:巨型旅游巴士轰隆驶过,不仅污染空气、堵塞街道,更让家门口变成“游客专属区”。一边是市民生活品质急剧下降,一边是旅游业收入难以割舍,这场“要生活还是要游客”的拉锯战,正在欧洲最迷人的城市激烈上演。政府如何平衡?禁令是否真能落地?背后更藏着全球旅游城市共同的困境——当我们向往远方时,远方的人却在为我们的到来付出代价。

巴黎本地居民正强烈要求限制旅游大巴进入城市的数量,投诉这些车辆已成为社区的“视觉污染”和交通负担。居民朱莉·梅纳德直言,大量旅游巴士导致空气污染、影响市容,更让本地人在自己的城市里寸步难行。

两年前,她在change.org上发起请愿,呼吁政府对她所称的“过度旅游”问题采取行动。据悉,今年夏季巴黎游客量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巴黎市政府指出,蒙马特、埃菲尔铁塔、先贤祠、香榭丽舍大街等热门景点存在“游客过度集中”现象。

主管旅游与夜生活的巴黎副市长弗雷德里克·奥卡尔表示:“我们必须稳定巴黎的游客数量,需要加强监管。”他透露,平均每天有500至600辆旅游巴士进入巴黎,导致“过度活跃与拥挤”。

据比利时媒体7sur7报道,奥卡尔目前计划全面禁止旅游大巴进入巴黎市区。

全国客运联合会代表英格丽德·马雷夏尔则反对这一提议,强调“绝不能污名化这种交通方式”。她指出,旅游大巴在国外发展成熟,若实施禁令,将导致整个旅游业收入大幅缩水。

马雷夏尔将部分旅游车司机违规归咎于停车位减少——这也正是巴黎市民抱怨的焦点之一。

若大巴禁令落地,它将紧随巴黎此前推出的“旅游税”政策。该税收旨在为城市发展与旅游业提供资金支持,入住宫殿酒店、普通旅馆、带家具短租、民宿、度假村及青年旅舍的游客均需缴纳,费用从露营地每人每晚0.65欧元至宫殿级酒店15.6欧元不等。

对于可能出台的禁令,马雷夏尔表示:“如果我们能建立有序的交通流动与停车系统,大巴将不再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