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城——梵蒂冈的“世纪审判”集齐了一切戏剧元素:丹·布朗式的悬疑惊悚,约翰·格里沙姆式的法庭博弈,外加低配版莎士比亚悲喜剧。
这场围绕圣座3.5亿欧元伦敦房产投资失败案的金融迷局,因荒诞的角色阵容和曝出的教廷恩怨、间谍行动甚至教皇向伊斯兰武装支付赎金而轰动世界。
本周一开启的上诉审判可能更具爆炸性。私密聊天记录的公开,或将揭露更多梵蒂冈内部运作黑幕,包括教皇方济各在这桩丑闻中的亲手操作细节——只因涉案人员数千页私人短信近日突然曝光。
第一审判现场
2021年开启的初始审判聚焦伦敦豪华房产交易。检方指控经纪人与梵蒂蒙席通过佣金手段蚕食教廷数千万欧元,后又勒索1500万欧元(约1.65亿人民币)才放弃产权控制。
调查还牵扯出权力曾炙手可热的枢机主教安杰洛·贝丘的两条支线。其中一条揭露:方济各曾批准支付百万欧元赎金,解救被马里基地组织关联武装绑架的修女。
贝丘因挪用10万欧元教廷资金给胞弟控制的慈善机构,并向自封安全分析师支付巨额公款,最终因贪污罪被判5年半监禁。
其余八名被告也被判定贪污、滥用职权、欺诈等罪名成立,但多数指控获判无罪。
所有被告坚称清白并提出上诉。
上诉审判爆点前瞻
聊天记录炸弹:判决两年间,涉案人员数千页WhatsApp文字与语音信息流出,令审判公信力与梵蒂冈司法体系遭受质疑。《日后报》公布的私密通讯显示,梵蒂冈警方、检察官乃至已故教皇可能存在不当行为——贝丘疑似遭幕后定点针对。
“如果共识曝光,全盘皆输,”一条信息警告,“因为若人人知情,审判即无效,等同阴谋。”
贝丘等被告律师正申请将聊天记录列为新证据;有律师甚至在上诉动议中用80页篇幅分析相关内容。他们主张:聊天记录证明被告未获公正审判,而方济各在调查中多次干预,导致本案从起始即受污染——尽管教皇当初推动审判是为展示财务改革决心。
潜在颠覆性影响:即便聊天记录被采纳,其对上诉结果的影响仍不明朗,因原判决依据其他证据。梵蒂冈官员淡化其相关性,称法庭未采信任何相关人士证词。
但这些记录已在梵意两国引发新一轮刑事投诉,被告律师或将借此展开更多上诉与法律博弈。一旦梵蒂冈判决生效,意、英等国法院可能协助执行监禁或冻结银行账户——而这些外国法院或将评估审判公正性。有辩护律师称已准备向欧洲人权法院提起申诉。
圣座坚称审判公正,辩方已获充分申辩机会。
检察官的上诉反击:尽管贝丘等九人部分金融罪名成立,法庭却基本推翻了检方“大型欺诈阴谋”的核心理论。主检察官亚历山德罗·迪迪(将继续负责上诉检控)坚持原观点,要求法院重新审查多数无罪判决。
迪迪通过短信拒绝对聊天记录事件置评。
荒诞主角群像
枢机主教安杰洛·贝丘:这位一度权倾教廷的枢机曾被视作未来教皇候选人。2020年,方济各确信其担任国务院三号人物期间涉嫌财务不当行为后,在起诉前将其革职。
阿尔贝托·佩拉斯卡蒙席:作为贝丘副手兼梵蒂冈投资办公室主任,他本是伦敦案头号嫌疑者。但2020年4月首轮问讯后,佩拉斯卡突然解雇律师、反转供词并配合检方,最终未被起诉,反获列為受害方并取得赔偿。直到审判中才曝光:他原是被人说服倒戈指控贝丘。
弗朗西斯卡·恰乌基:全案最令人瞠目的转折,莫过于这位梵蒂冈争议人物——竟主导了说服佩拉斯卡反转证词的操作。恰乌基曾因2015-16年“梵蒂冈解密”事件被同一法庭判处泄露机密文件未遂罪,获缓刑10个月。此次她因怨恨贝丘(认为其导致自己当年被诉),借伦敦案策划报复行动。
吉纳维芙·奇费里:作为佩拉斯卡家族友人,她急于助其避免起诉。曝光的3225页WhatsApp记录,正是她与恰乌基2020-2024年间的四年通讯。聊天显示,恰乌基伪装成退休法官,通过奇费里向佩拉斯卡传递法律建议。奇费里后因怀疑恰乌基虚构与调查人员及教皇的关系,将部分记录交给检方。
奇费里声明称聊天记录对上诉无关紧要,因定罪不依赖佩拉斯卡证词,此事属“旁支调查”。她写道:“夸大聊天信息重要性毫无意义,上诉应基于实际罪行与个人责任。”
教皇方济各:审判揭露方济各曾签署四项秘密法令介入调查,大幅扩充检方权限(包括无限制窃听与规避现行法律)。辩方律师指出,绝对权力君主秘密干预司法,证明梵蒂冈无三权分立,被告无法获公正审判。法庭驳回了法令重要性,检方则辩称其提供“未公开的保障”。
教皇私密往来曝光
而WhatsApp信息显示方济各角色更深:检方与其讨论调查进展、恰乌基自称替教皇工作、甚至详细记录方济各与住同一酒店的佩拉斯卡之间的互动。
通讯内容证实,在佩拉斯卡银行账户被冻结后,教皇曾借款相助。信息中包含双方往来信件照片:其中佩拉斯卡请求教皇宽恕并帮其在外交部谋职(在他决定配合检方后);另一封中,教皇在他第二轮问讯(彻底倒戈贝丘)前夜鼓励他:“亲爱的兄弟,感谢昨日来信。我与你同在并为你祈祷。请也为我祈祷。你可以依靠我。”(2020年8月19日)
佩拉斯卡现已成为梵蒂冈另一法院的检察官。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