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住房危机”成为全球性难题,澳大利亚政府正面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建设攻坚战。阿尔巴尼斯政府豪掷430亿澳元推出“百万住房计划”,却被现实狠狠打脸——央行行长直言未来两年难见成效,季度竣工量距目标缺口达1.5万套。在建筑成本飙升、技工短缺、审批滞后的三重夹击下,这场关乎民生的承诺正在演变为政治豪赌。本文深度解析澳洲住房困局背后的数据真相,看政府如何在这场逆风局中寻找破局之道,而这场住房大战的成败,或将直接改写无数家庭的安居梦。

阿尔巴尼斯政府再度为其住房建设能力与激增需求之间的博弈艰难辩护

澳洲央行行长米歇尔·布洛克本周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时,巧妙回避了通过降息抑制房价的问题,直言她的核心任务是控制通胀。

布洛克坦承,尽管政府努力填补供应缺口,但她预见未来两年内此困局难有突破性进展。

“政府确实在行动,但政策见效需要时间,”她向记者坦言,“我对未来两年内产生实质性影响不抱信心。”

在五月联邦大选前,工党曾抛出430亿澳元住房计划豪言,承诺到2029年建成120万套住房以实现国家住房协议目标,内阁成员更自豪地将其称为“雄心壮志”。

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称布洛克的表态是“常识”,因为“建房需要周期”,同时承诺将在后续年份“加速建设”。

住房部长克莱尔·奥尼尔的发言人周二表示:“房屋不可能一夜建成,但我们正见证全国范围内住房建设的真实转机。”

120万套目标进度条:现实很骨感若想实现目标,澳洲需将建设规模推至史无前例的高度,超越2018年219,285套的竣工峰值。

达标需每季度建成6万套住房。而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每季度仅建成约4.5万套住宅,全年总计181,789套。

五月发布的《国家住房供应与可负担性委员会报告》断言,按当前进度,政府将短缺26.2万套住房。

对比五年市场变化发现,虽然2018-19年以来房价租金一路飙升,但审批与竣工进度持续滞后。

2023-24年度政府竣工量较五年前锐减17.8%,其中公寓等高密度住宅建设短缺尤为严重。

建筑审批量持续走低。不过九月末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八月下降6%,过去12个月获批建设的单元房数量仍增长3%。

澳洲建筑商协会预估2029年前将建成100万套住房,同样未达目标。但其CEO德尼塔·沃恩认为,在适宜条件下仍有赶超可能。

“我们尚未达到弹性目标,”她向SBS新闻透露,“根源在于技术工人短缺、可建设用地不足以及工期延误导致的成本持续攀升。”

逆风翻牌的三张关键牌沃恩指出“每短缺一年,未来年需求就将突破24万套”,但她相信政府能通过三大举措提速:加速审批流程、聚焦技术移民吸引所需10万额外工人、重启未完成学徒培训人员的再教育。

经济学家索尔·埃斯雷克建议州政府与地方政府改革分区规划法规,坦言开发商转嫁的高额费用最终由购房者承担,但也承认“没有万能解药”。

“由于规划不善与公共交通缺失…开发新地块的成本与时间持续增加,”他分析道,“这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增加供应虽关键,但不存在快速解决的奇迹方案。”

他提出可借鉴美国预制装配式住宅经验,通过创新扭转25年来生产率下滑趋势。

房地产理事会首席执行官迈克·佐尔巴斯强调,即便未达120万套目标,该计划“仍是激励地方政府保持尽责的最佳方式”。

“建筑成本上涨、劳动力短缺与工地效率低下正持续挤压行业产能,”他直言,“虽然目前进度落后,但我们不应举手投降。与其承认失败,更应全力以赴聚焦住房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