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银色婚礼礼服的新郎轻吻新娘的唇
下一秒画面切换,他披上迷彩军装,踏着蜿蜒的白玉阶梯穿过云间门扉,挥手作别
这段视频并非真实,画面中的男子早已长眠
这位俄军军官于2022年夏天战死在乌克兰前线
那看似最后的告别,实则是AI剪辑师应其遗孀要求,用婚礼照片与军装照生成的数字幻影
在俄罗斯,人工智能正以令人心悸的方式赋予逝者"第二次生命"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亲属与亡者告别的短视频:逝去的子女、配偶、父母在60秒内"复活"——眨动的双眼,蠕动的嘴唇,永远无法真实相拥的臂弯
这个北半球的夏天,"数字复活"风潮席卷英语网络,引发数字时代哀悼方式的激辩
在俄罗斯,这项服务承载着更沉重的阴影——三年前全面侵乌阵亡士兵的妻母,成为最踊跃的使用者
乌克兰人则在社交媒体痛斥这些"俄军升天"视频美化了夺走无数生命的战争
悲痛欲绝的亲属只需支付约30美元,通过Telegram机器人或俄版脸书VKontakte上传亲人照片,即可获得动态短片
再加30美元,逝者就能借助旧录音合成的模拟声音,念出预设的告别台词
对于视频中军官的遗孀叶莲娜而言,这段AI视频是场仪式性的终结
在随视频发布的悼文中她透露,丈夫的遗体始终未能归葬故里
这亦是长期困扰俄军的痼疾——失踪士兵往往难以追踪,亲属常需耗费数月寻找真相
"很长一段时间,所有事情都笼罩在迷雾中。没有遗体,没有葬礼,没有告别机会。"叶莲娜回忆道,儿子曾两次提供DNA样本,期盼能与战场残骸匹配
她写道:"我寻找目击者,独自展开调查,只为揭开真相"
让此风潮在俄爆火的VK页面"最终相见"创始人安娜·科拉布廖娃,约一年前开始钻研AI技术
最初她制作将成人嵌入童年照片的视频,让人们与年幼的自己相拥
今春,一位女士请求她制作与阵亡兄弟相拥的动画,安娜免费完成并获准发布
两周内视频引爆网络,订单如雪片般涌来,日均请求量高达500条
五月她创建专属页面,至今仍在处理当月订单,后续申请者只能排队等候
她将这项计划称为帮助人们应对悲痛的"疗愈"
每个视频需耗时两日,包括采访委托者、修复模糊的老照片
科拉布廖娃坦言工作令人心力交瘁,既因听闻的悲情故事,也因页面收到的恶意攻击
"人们总是不够珍惜当下,不够表达爱意,不够用力拥抱"她感慨道
"从反馈看,当人们在视频中重逢,会感到释然,获得再次对话的机会"
"很多女性倾诉:没能在丈夫离开前告别,或是争吵后竟成永诀"
多数视频遵循相似模板——士兵与妻儿父母相拥后升入天堂,配以流行 ballad
不同制作方提供增值服务:添加天使羽翼,或将逝者化作飞向远方的白鸟
虽然绝大多数委托来自军人家属,服务对象并不限于阵亡士兵。有人借此告别爱宠,有人缅怀离世双亲
某段爆红Instagram视频获得1300万播放,俄罗斯博主用86岁祖母的青春老照片,通过付费Telegram机器人生成微电影,让消逝的家族记忆重生。该程序兼容GPT-5、Claude等多款西方AI模型
如同AI技术本身,"复活视频"引发两极分化
在俄语社交媒体,有人感到毛骨悚然,也有人认为这堪比通灵仪式与祈祷,能带来慰藉
科拉布廖娃指出,人类早已用音视频保存逝者记忆,AI不过是这条道路的新台阶
"AI是强大工具,关键在于负责任地善用"她坚定表示
"我知道争议很多,私信里充满辱骂诅咒……但只要这些视频能帮助到某些人,就值得坚持"
——娜塔莉娅·阿巴库莫娃对本文亦有贡献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