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之际,一场隐形的能源危机正在俄罗斯境内悄然蔓延。从克里米亚半岛的加油站排长龙,到全国20多个地区陷入油荒,这场由无人机精准打击炼油厂引发的燃料供应链地震,正以惊人速度撕裂着战争机器的能源命脉。当AI-92汽油价格飙升至历史峰值,当占领区民众被迫大规模撤离,这些看似遥远的数据背后,实则是战争反噬力的具象化呈现。本期聚焦俄罗斯燃料危机链式反应,看国际制裁与军事对抗如何共同烹制这杯经济苦酒。

俄罗斯在与乌克兰的持续战争中,燃料供应中断问题仍在持续发酵。

亲政府媒体《生意人报》9月24日报道,受冲突影响,被占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地区约50%的加油站已停止汽油销售。据《基辅独立报》披露,该数据源自对1.7万家俄罗斯加油站的统计。

《生意人报》指出,虽然其他地区也出现短缺现象,但半岛区域的供需矛盾最为尖锐。

阿塞拜疆YouTube频道Kanal13曝出猛料:燃料危机正引发克里米亚民众大规模撤离。9月21日发布的视频中,逃难人群在街道上排起蜿蜒长龙。

乌克兰外交部情报局本月宣称:"燃料短缺已波及俄罗斯至少20个地区,包括乌克兰临时被占领土。"

与此同时,全国石油产品价格持续飙升。圣彼得堡国际商品原材料交易所数据显示,9月17日AI-92汽油价格突破每吨7.32万卢布,创下历史新高。

南部联邦管区成为重灾区——俄罗斯宣称该管区包含被占克里米亚,当地超220座加油站已暂停燃油销售。

《基辅独立报》追踪发现,7月28日至9月22日期间,俄罗斯营业加油站数量下降2.6%,罗斯托夫州、马里埃尔共和国和犹太自治州等地区降幅高达14%。

这场危机部分源于乌克兰无人机对俄炼油厂的精准打击:供应链承压迫使莫斯科削减出口,据《金融时报》披露,自2025年8月以来,俄罗斯38座炼油厂中至少16座遭袭,导致柴油出口量骤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多方报道显示,至少10座炼油厂遭无人机攻击,部分设施被迫临时停止原油加工,但俄官方始终对此保持沉默。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本月初曾直言:"对俄罗斯炼油厂、输油终端和储油基地的袭击,正成为最快见效的制裁利器。"

除了军事打击,制裁重压与战争开销的双重绞杀已让俄罗斯经济步履维艰。

据oilprice.com最新消息,俄罗斯正考虑延长汽油出口禁令,并拟对柴油出口实施限制。国际文传电讯社内部人士周二透露,政府计划自9月30日起将汽油出口禁令延长至10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