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on Seok-joo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delivers his speech during the Herald Business Forum at the Shilla Seoul on Wednesday. (Lee Sang-sub/The Korea Herald)

【编者按】 当全球站在AI引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转折点,韩国政商领袖齐聚《韩国先驱经济论坛》,以"重启韩国:共赴明天"为主题,敲响国家转型的战鼓。这场思想盛宴不仅揭示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产业基因,更展现出韩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野心与焦虑——从半导体军备竞赛到北极航运新机遇,从电池革命到人机共生的哲学思考。本文独家直击论坛核心观点,看韩国如何以"国家队"姿态迎战时代变局,其中产业突围策略与AI落地实践,对中国科技产业同样具有镜鉴意义。以下为论坛精华内容编译:

以"重启韩国:共赴明天"为主题的2025年度韩国先驱经济论坛于周三举行,这场由AI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引发的全球变革中,韩国政商界顶尖人物齐聚一堂,共同绘制韩国发展路线图。

"政府将与企业组成"联合战队",共同塑造韩国未来。"青瓦台公报首席秘书李敏周在开幕式上代读李在明总统致辞时强调。

"通过培育技术创新和建设韧性产业生态,我们将增强国家竞争力,让所有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增长红利。"

本次论坛由韩国先驱媒体集团主办,《韩国先驱经济报》承办,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桢权、韩国经营者总协会会长孙京植、韩国美国商会主席兼CEO詹姆斯·金等重量级人物悉数到场。

首尔大学名誉特聘教授金泰裕在主题演讲中提出韩国必须把握三大战略机遇:深化美韩同盟、推动与俄罗斯优势互补合作、布局北极航运通道。

"这可能是韩国跻身真正发达国家行列的最后窗口期。"金泰裕警示道,"但若缺乏涵盖经济、贸易和安全的强健战略,我们的抱负终将只是幻梦。"

论坛深度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各行业落地的前景。前KT集团CEO、现韩国科学技术院工业与系统工程系教授具贤模直言:"企业与其制定复杂方案,不如优先推进快速实用的AI应用。"这位在2020至2023年领导KT人工智能战略的专家强调,真正转型始于高管层的认知变革。

来自汽车行业的现代起亚汽车研发负责人梁熙元分享了基于四大支柱的未来移动出行路线图:出行环境、电气化、软件定义汽车和机器人技术。

他特别强调公司正聚焦集成创新,以应对智能交通的快速演进需求。

在能源领域,LG新能源首席技术官金济英指出:"要实现电池技术短期提升与长期突破,关键在于引入AI驱动解决方案。"他揭示了AI植入电池技术研发的战略价值。

LG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李珍植介绍了集团自研大语言模型Exaone,该模型已在制造、医疗和服务领域展现专家级表现。"Exaone将成为开启AI驱动产业变革新时代的关键推手。"李院长信心满满。

三星电子数字家电事业部顾客体验洞察组组长李宝娜则展现了消费科技前沿的AI家庭概念:"AI智能家电不再是未来幻象,它们正在重塑日常生活。"

论坛同时聚焦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军备竞赛中的定位——这场被视为AI时代战略高地的争夺战。成均馆大学副教授权石俊主张制定以AI半导体为核心的专项集群战略,首尔大学客座教授柳秀荣则强调韩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比较优势是实现技术主权长期增长的基石。

移动出行与机器人领域的新锐技术同样引人注目。移动出行平台Mocar CEO兼网红创作者金汉龙、全球协作机器人龙头优傲机器人总裁让-皮埃尔·哈苏,共同揭示了自动化如何重构工作环境与交通体系。

面对地缘政治压力持续加大的国防造船业,HD现代重工海军与特种船舶事业本部执行董事崔泰福、韩华航空航天先进航空发动机事业部长金元旭,分享了提升韩国产业自主性与技术优势的破局之道。

特别环节"AI时代我们该如何生存"为论坛带来哲学思辨。Studio Unbolt制作人崔成云携手《心灵矿工》作者宋吉英、蔚山科学技术院人工智能研究生院教授李志荣,共同探讨人类如何与智能机器实现有意义共生的深刻命题。

压轴环节中,斗山能源风力发电机销售副总裁韩明勋、LS电缆系统高级副总裁朴胜基介绍了韩国能源领域支撑国家向数字化可持续经济转型的下一代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