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约与俄罗斯的空中博弈正持续升级!当俄军战机屡次突破北约领空,当无人机神秘现身欧洲军事基地,西方联盟内部正面临严峻考验。前北约最高指挥官罕见发声,警告盟友切勿击落俄军战机,背后暗藏怎样的大国博弈玄机?一边是波罗的海国家的频频遇袭,一边是克里姆林宫云淡风轻的否认,这场危险的“猫鼠游戏”中究竟谁在试探谁的底线?本文将带您直击北约决策核心的激烈交锋,揭秘那些在新闻头条背后涌动的暗流。

北约前战略司令部最高指挥官向《新闻周刊》表示,联盟成员国不应击落侵犯领空的俄罗斯战机。

与俄罗斯接壤的波罗的海北约成员国爱沙尼亚上月披露,三架俄军战机侵入其领空达12分钟,这已是今年俄军机第四次侵犯爱国领空。

近几周多个欧洲国家接连报告无人机入侵事件,丹麦军事基地周边出现多架无人机。尽管莫斯科否认参与,丹麦表示不排除俄罗斯幕后操纵。9月另有约20架无人机越过边境进入波兰,这个同为北约成员国的东翼国家。俄方声称并未故意针对该国。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态支持北约国家击落领空内的俄罗斯军机。欧盟执行机构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随后称此事“已被提上议程”。

“北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保持定力,”退役法国空军上将、前北约转型最高指挥官帕洛梅罗斯强调。他指出俄罗斯正巴不得北约击落其军机,“但北约绝不能这么做”。

位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北约转型司令部负责规划未来行动与成员国联合训练,而驻比利时蒙斯的作战司令部则由美国空军将领格里恩克维奇统领。

帕洛梅罗斯表示:“北约必须保持行动准备,但切忌过度反应。”他主张联盟应当“展示肌肉”,包括紧急起飞战机应对领空侵犯,但不应瞄准有人驾驶军机。

“普京正在全力试探,”这位四星上将补充道。

爱沙尼亚国防军称,9月19日入侵的三架米格-31战机既未提交飞行计划,也未开启应答器,沿本土以北的瓦因德洛岛飞行。作为北约保护波罗的海领空行动组成部分,驻爱沙尼亚的意大利F-35隐形战机已升空应对。

俄国防部则称三架军机从毗邻芬兰的卡累利阿共和国起飞,执行前往飞地加里宁格勒的“定期飞行”。这片战略要地位于立陶宛与波兰之间,扼守波罗的海咽喉。

莫斯科强调军机“严格遵循国际空域规则,未侵犯他国边界”,俄政府称“飞行路线经过波罗的海中立水域,距瓦因德洛岛超过三公里”。

可搭载核弹头与常规武器的米格-31,正是已在乌克兰战场使用逾三年半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载机。

帕洛梅罗斯分析战机并未朝向塔林或其他城镇,“可能是操作失误”,暗示俄飞行员训练标准下降或是诱因。他特别指出从圣彼得堡到加里宁格勒之间仅有狭窄空中走廊可供俄机通行。

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爱沙尼亚前总理卡拉斯直言此事系“极端危险的挑衅行为”。

北约基石在于对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的钢铁承诺——任何成员国遭受武装攻击时,盟国将采取自认为必要的行动相助。凭借包括美国等32个成员国的报复威慑,该条款旨在阻遏对联盟的袭击。美国不仅拥有庞大军队,更坐拥巨额核武库。

爱沙尼亚已要求启动第四条磋商机制。波兰同样于9月援引该条款,当任何成员国认为领土完整或安全受威胁时,即可要求全体盟国共商对策。

据北约统计,自194年联盟成立以来,第四条已被触发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