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0%受虐受害者是30岁以下青年,发育障碍者最脆弱
韩国去年残疾人受虐报案数上升,儿童和青年构成受害者主体。18岁以下群体占确认案例近五分之一。
根据保健福祉部与国家残疾人权益代言机构周五发布的2024年残疾人虐待报告,全年确认虐待案例1449起,较上年增长2.2%。
受害者中63.5%未满30岁,包含330起青少年及幼童案例,328起20余岁案例,262起30余岁案例。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共270起,独占受害者总数18.6%。
报告同时发现每10名受害者中就有7人存在智力或自闭症谱系等发育障碍。身体虐待是最常见类型(33.6%),情感虐待(26.5%)与经济剥削(18.6%)紧随其后。
虐待最常发生于受害者住所(45%),施暴者多为熟人、机构员工或家庭成员。重复虐待现象日益猖獗,占比升至13%,较五年前激增近四倍。
与此同时,残疾人权益意识提升推动报案量稳步增长。2024年全国维权中心接收疑似虐待报案6031起,同比增长9.7%。
其中26.3%来自社工等强制申报人,73.7%由普通民众举报。受害者自行报案量跃升15.5%至612起,智力障碍者自报案例猛增21.1%。
随着报案激增,法律专家呼吁加强弱势受害者保护。首尔大学公益法中心与残疾维权组织举办的论坛上,发言人主张对韩国禁止第三方私聊录音的法规设立例外条款,并列举偷录音频揭发残障者受虐的案例。现行法律通常禁止此类证据进入法庭。
盲人律师兼法学教授金载旺指出:"无法自行录音的受害者毫无招架之力。"他敦促立法者承认家长或看护人录音的可采性,强调美国法院已代表儿童受害者采纳类似证据。
这场争论因网络漫画家朱浩民案引发公众关注——其妻录制特殊教育老师疑似情感虐待儿子的对话。一审法院采纳录音并定罪,但上诉法院以证据无效为由推翻判决。
官员强调除法律改革外,早期发现与公众举报仍是保护脆弱受害者的关键。福祉部承诺扩充维权机构人员编制与教育项目,筑牢防虐防火墙。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