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and Welfare Minister Jung Eun-kyeong speaks in an interview with Yonhap News at the Korea Organ, Tissue and Blood Management Institute in Jung-gu, Seoul, on Monday. (Yonhap)

【编者按】 近日,韩国医疗系统迎来重大转折点!随着住院医师集体辞职风波逐渐平息,韩国政府宣布将下调持续逾一年的最高级别卫生警报。这场始于2023年2月的医疗界震荡,曾导致数千名实习医生集体离职,迫使政府启动每月耗资2000亿韩元的应急医疗系统。如今各大医院诊疗量恢复至危机前95%水平,医疗改革蓝图也初现雏形。这场持续一年半的医疗拉锯战,不仅折射出医疗资源分配的深层矛盾,更成为观察东亚医疗体系改革的鲜活样本。让我们透过韩联社独家专访,一探这场牵动千万民众健康的政策调整背后隐藏的博弈与突破。

重磅消息!韩国卫生部长郑银敬近日透露,随着医院运营逐步恢复正常,政府计划近期下调自去年实习医生集体辞职后实施的最高级别"严重"卫生危机警报。

在韩国器官组织血液管理院接受韩联社独家专访时,保健福祉部长官郑银敬明确表示,警报级别调整很可能在10月第二周的秋夕假期后落地。

"若假期期间医疗服务持续稳定,政府将在下月召开危机评估会议,正式调整警报级别。"郑部长如是说。

这场医疗警报升级要追溯到去年2月23日,当时为反对医学院扩招2000人至5000人的计划,数千名实习医生集体离职,迫使政府首次启动最高级别卫生警报。

值得关注的是,引发争议的扩招计划已被废止,2026年招生名额已恢复至原约3000人规模。

在此期间,政府持续通过国民健康保险基金每月投入约2000亿韩元(约合1.43亿元人民币),用于支付临时上调的诊疗费用,维持紧急医疗系统运转。

郑部长透露,目前大型医院住院诊疗量已恢复至危机前近100%,手术和门诊量也回升至约95%。

"但受损的医疗体系完全恢复正常仍需时日。"这位曾任疾病管理厅厅长的官员谨慎表示。

她特别强调,加强地区医疗、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仍是其核心政策方向。

针对包括推行地区医生制度、设立公立医学院、在医疗薄弱地区新建医学院等改革方案,郑部长透露:"政府目标是在明年4月前,即2027学年医学院招生名额确定前,完成方案草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