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能源战场再起波澜!乌克兰无人机精准打击俄罗斯炼油设施,引发全球油市连锁反应。俄副总理诺瓦克首次承认成品油短缺,克里米亚近半加油站陷入"油荒",背后折射出俄乌冲突已从军事对抗蔓延至经济命脉的博弈。俄罗斯被迫动用战略储备稳市场,同时祭出柴油出口禁令大招,能源博弈白热化。这场"炼油厂攻防战"不仅重创俄罗斯能源出口,更牵动全球供应链神经。当无人机呼啸划过炼油厂上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战场硝烟,更是现代战争中经济扼杀战的残酷缩影。

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今日指出,在乌克兰无人机对炼油厂及设施发动连串袭击后,当前已出现石油产品短缺现象。

据亲俄媒体《生意人报》9月24日报道,由于燃料供应中断,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占领区约半数加油站已停止汽油销售。

诺瓦克解释称,目前正通过释放储备原油调控市场局势。他同时表示,影响市场的风险因素已体现在价格中,由于俄罗斯持续动用石油储备(此为常规操作),总体供应仍保持平衡。

乌克兰无人机袭击对俄罗斯炼油业造成重大冲击,产量一度缩减近五分之一,导致主要港口出口量下降。俄控克里米亚领导人谢尔盖·阿克肖诺夫周四也证实,燃料供应中断与部分炼油厂关停有关。

针对当前形势,诺瓦克周四宣布俄罗斯计划实施柴油出口部分禁令至年底,并延长现行汽油出口禁令。柴油禁令将影响中间商但不涉及生产商。

业内人士指出,贸易商从俄罗斯出口的柴油量相对有限。

汽油禁令同时涵盖生产商和中间商,但不影响俄罗斯与蒙古等国签订的政府间协议。

此前特朗普总统在与泽连斯基会晤前呼吁欧洲国家进一步停止进口俄罗斯油气,并称"实现停战的最大进展在于俄罗斯经济当前已陷入困境"。

《金融时报》报道显示,自2025年8月以来,乌克兰袭击已锁定俄罗斯38座炼油厂中的至少16座,导致俄柴油出口量骤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9月24日乌克兰总参谋部确认对俄境内多处炼油及无人机生产相关目标实施打击,包括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Gazprom Neftekhim Salavat石化厂,以及库兹米奇-1号和泽泽瓦特卡输油泵站。

作为俄罗斯最大炼油石化企业之一,Salavat设施遭袭后现场燃起大火。该厂年处理原油量达1000万吨,更是俄罗斯液态火箭燃料的重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