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hap

【编者按】 近日,韩国电池巨头LG新能源的一则复工通知引发行业震动。9月初,其美国工厂近300名员工突遭移民局扣押,跨国商业活动中的签证风险骤然浮出水面。随着美韩双方就B-1商务签证细则达成共识,这场持续月余的跨境僵局终现破冰曙光。企业海外拓张背后,暗藏着法律适配、文化磨合与员工安全保障的多重挑战。当全球产业链与地缘政治深度交织,如何平衡商业效率与合规底线,已成为所有出海企业必修的课题。本文记录LG新能源破局关键节点,为跨境经营者提供一份鲜活的风险应对样本。

电池巨头LG新能源周四宣布,本月下旬将逐步重启高管赴美商务差旅——距离佐治亚州大规模扣押事件已过去约一个月。

此前在9月4日,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合资电池厂工地遭遇美国移民局突袭,47名正式员工及约250名分包商员工被拘留,该公司随即全面叫停赴美行程。

LG新能源透露,本次重启决定源于本周早些时候的美韩工作组会议,双方明确了B-1短期商务签证的许可活动范围。

根据新协议,韩国企业持B-1签证可在美开展投资相关活动,包括安装、维护和维修从海外采购的设备。

通过ESTA免签计划入境者同样适用上述规定。

该公司强调将把员工安全置于首位,并建立系统性保障机制。目前LG新能源在美国运营及在建工厂达七座。

“我们将全力打造安全的差旅环境,推动美国工厂建设重回正轨,以守护客户信任。”企业声明中如是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