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球医药产业链重构的关键时刻,一则重磅政策震动国际市场。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对进口药品征收100%关税的"核弹级"措施,犹如向跨国药企投下惊雷。这项将于10月1日生效的新规,巧妙设置了"本土建厂豁免"条款,既展现了保护主义铁腕,又暗藏产业回流诱饵。更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放风最高可达250%的阶梯式关税方案,揭示出这场贸易博弈的长期性。当医疗产品成为地缘政治筹码,全球药企正面临艰难抉择:要么承受天价关税成本,要么赴美重建供应链。这场牵动亿万患者用药安全的贸易风暴,将如何重塑医药行业格局?让我们聚焦政策细节。

特朗普总统周四宣布,美国将从10月1日起对入境的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关税。

特朗普补充说,该措施不适用于在美国建设药品生产工厂的企业。

他表示豁免范围包括已开工建设项目,涉及已破土动工或正在施工的厂区。

"因此若建设工程已启动,这些药品将免征关税,"特朗普在Truth社交平台发文中强调。

此次公告同时披露了25%的重型卡车关税与50%的"所有厨柜、浴室柜及相关产品"关税,同样于10月1日生效。

今年8月,特朗普曾向CNBC" Squawk Box "节目透露,计划中对美进口药品的关税最终可能高达250%,这是其迄今威胁过的最高税率。

他表示将先对药品实施"小额关税",但在一年至一年半内"最迟"会将税率提升至150%,继而提高到250%。

本文为突发新闻,将持续更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