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座位于柏林东南120公里、曾被称为斯大林施塔特的小城还处于铁幕之后时,它曾被设想为共产主义东德乌托邦生活的蓝图——一座围绕钢铁厂建造的模范社会主义城市。
如今东德已不复存在,尽管东西差距在缓慢缩小,但该地区居民在预期寿命、财富、就业和人口等几乎所有方面都落后于西部。
上周五德国庆祝统一35周年之际,艾森许滕施塔特——"钢铁之城"——已成为另一种典范。
它是数个正在试验"试居住"策略的城镇之一,旨在吸引技术工人迁入定居。
九月间,两位潜在居民在配备家具的公寓中免租居住两周,并体验了当地特色活动项目。当这个试验计划在七月宣布时,反响远超预期:收到了来自全球约2000份申请。
"我们原本期待可能只有20或30人申请,"项目经理尤利娅·巴尔桑表示。
自1990年以来,艾森许滕施塔特的人口从5.2万骤降至2.4万,降幅过半,生动印证了德国统一在东部远不如西部那般美满。
柏林墙倒塌不到一年就仓促达成的统一,引发了深刻的人口与社会变迁。
东德生产力至今仍处落后状态,部分归因于企业总部和私人投资的缺失。
工资水平仍比西部低15%至20%,微薄的遗产、财产没收与较低的房地产价值限制了私人财富积累。
统一后的人口外流始终是严峻挑战,在东部乡村地区尤为明显。
1990年至2024年间,所谓"新联邦州"(不含柏林)人口减少16%,而西部各州则增长10%。
尽管德累斯顿、莱比锡等东部城市凭借更优的经济前景与基础设施近年蓬勃发展,但许多缺乏同等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的乡村地区仍在艰难复苏。低出生率与人口老龄化更使情况雪上加霜。
"这些问题根源在于统一的具体实施方式,"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乌富克·阿克吉特指出,并特别强调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关闭的影响。
随之而来的是化工、煤炭和机械行业失业率激增。面对有限的发展机遇,1991至2010年间东部向西部净迁移人口达120万。
艾森许滕施塔特正寄望于"试居住"计划能扭转这一趋势。
"我们将此设计为技术工人引进项目,因为本地众多工业企业、工业配套企业乃至医疗保健机构都急需专业人才,"巴尔桑表示,并指出城市历史与斯大林式新古典建筑是引发意外关注的关键因素。
影星汤姆·汉克斯曾在2000年代初于附近拍摄《云图》与《国王的全息图》时两度造访,盛赞他称之为"铁皮屋之城"的独特魅力。
49岁的IT顾问梅兰妮·亨尼格自称空巢族,是入选艾森许滕施塔特试居住计划的两名参与者之一。常驻德国西北部不来梅的她,因工作性质远程办公,迁居至此毫无障碍。
"这里让我惊喜万分,"她在两周试住结束时感慨。小镇宁静整洁,"是个能让人卸下疲惫的归栖之地"。她指出相对安静的周末兼具正反两面,但驾车体验极佳:"街道宽阔,永远不缺停车位。"
另一位试住者、39岁的纪录片导演约纳斯·布兰德表示,短时间内接触到的"友善热心的居民"令他倾心。他认为城市的挑战在于注入生机,"这里既有对未来的忧虑,更蕴藏着塑造不同未来的能量——这正是我在此感受到的动人之处。"
建城70余载,这座城市仍以钢铁厂为就业支柱,但如今需求早已超越重工业范畴。医院急需医护人员,工程、公共管理和环保行业则提供着日益增长的机遇。毗邻柏林的地理优势让居民既能享受宁静生活,又可便捷抵达都市——至少在地区列车准点时如此。
旨在提升东德乡村形象的其它计划也在推进,包括近期勃兰登堡联络组织推出的特色游览线路,向世人展示被忽视的秘境。
"这个项目既是为了改善人们对冷门地域的认知,也是为激发潜在迁居兴趣,"项目负责人安娜·蒙堡解释道。一个旨在为有意迁居者与乡村地区牵线的数字平台也在筹建中。
九月参与此类游览的访客花了一整天认识这座变身文化遗产地的城市。作为社会主义模范城市建设的艾森许滕施塔特,其住宅区被宽阔街道分隔,某些建筑的拱门通向容纳公共绿地与游乐区的开阔庭院。
40岁的游客艾伦·林纳从柏林乘车90分钟抵达,她成长于德国西南部法兰克福附近。此行的主要兴趣是城市建筑,她认为此类游览有助于破除对东部各州的刻板印象:"组织这样的游览非常重要。我生在统一前不久,但成长过程中这从来不是话题。"
遍布公共雕塑、社会主义壁画、瓷砖店面与金色窗框的街道,以社会主义古典主义与后现代建筑将访客与居民带回已消逝的国度。某些角落已显破败——尤以曾经的太空瑰宝卢尼克酒店为甚。
宾客早已离去,连同酒店的太空竞赛风情,但大堂内月球纹理的墙纸仍映衬着展示月相的巨大装饰,斯普特尼克吊灯依旧高悬。建筑长期规划尚未确定,但曾熙攘的餐厅与舞厅现已承办各类活动,包括艺术展与除夕派对。
当德国大都市居民苦于飞涨的生活成本与住房短缺时,艾森许滕施塔特这类小城镇正以"更多空间、更低价格"提供避风港。镇上闲置公寓达1100套,住房资源充裕。
"我们有200套公寓可立即出租,"市属住房资产公司GeWi住房管理主管恩里科·哈特兰普夫表示。某公寓楼内,带阳台三居室正在翻新。整修后的三居室月租仅1000美元含 utilities——在柏林同等价位或许刚够租个单间开间。
然而在德国全力吸引技术移民的当下,尤其是东部地区滋长的民族主义与极右情绪也可能成为阻力。乡村地区已成为极右翼德国选择党的大本营,该党利用统一后的被遗弃感赢得支持。这个已被当局认定为极端主义的政党,在二月联邦选举中斩获艾森许滕施塔特40%选票。
联邦人口研究所研究主任塞巴斯蒂安·克卢泽纳指出,试居住项目为城市带来的正面关注,有助于改善前东德地区长期与"穷困潦倒"刻板印象捆绑的形象困境。
"过去二十年尤其被一种叙事主导:东部正在衰败没落。当这种叙事被不断强化,自然会影响当地居民心态,"克卢泽纳分析道。
柏林社会科学中心主任尼古拉·福克斯-申德尔恩描述了一个恶性循环:"某些地区能感受到年轻人看不到未来。这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企业说"找不到劳动力"而不愿入驻,劳动力因此更不愿来。"
1990年,25岁以下人口占东德总人口近三分之一,是65岁以上群体的两倍。到2024年,年轻人占比仅24%,略高于占比23%的老年群体。在艾森许滕施塔特,助行器的身影已比婴儿车更为常见。
经过两周体验,试住参与者表示长期迁居的决定仍需更多时间、更多探访与更慎重考量。
"我已决定要常来这里,在没有密集活动安排的情况下住更久,真正体验这里的日常生活,"亨尼格表示,"目前看来,没有什么真正阻止我这么做。"
该市已认定试居住项目取得成功,计划明年推出规模更大的第二期。仅因项目关注度而吸引来的六位新居民中,已有三人签署租约。
克卢泽纳对德国东部各州的未来寄予厚望,但坦言"这需要比原计划长得多的时间"。他指出了前西德未曾经历的代际剧变——无论好坏:"未曾在前东德生活过的人——很多西德人甚至从未踏足东部——根本无法理解,当一个国家彻底消失意味着什么。"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