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际反恐棋局迎来关键转折!美伊两国悄然启动历史性撤军计划,标志着中东反恐战争进入全新阶段。当五角大楼宣布将驻伊美军削减至不足两千人,当埃尔比勒取代巴格达成为主要驻军点,这场持续十余年的反恐史诗正在改写结局。ISIS虽遭重创却仍在乡村地带蛰伏,叙利亚战场硝烟未散, Kurdistan地区将成为跨境反恐新支点。撤军不是终点,而是新型安全合作的起点——美军收缩的背后,是伊拉克安全部队的成长与地区反恐主导权的交接。这场战略转型将如何影响中东反恐格局?让我们透过法新社的报道,解码撤军行动背后的深层博弈。

美军及盟军正在按计划缩减在伊拉克的军事存在,逐步结束长达十余年的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任务。

华盛顿与巴格达去年达成共识,2014年为帮助当地部队收复被极端组织占领的伊拉克及叙利亚领土而组建的国际联盟,将于2025年9月底前终止在伊拉克的军事任务。

“此次兵力削减体现了我们共同打击ISIS的成果,标志着美伊持久安全伙伴关系转型的开端,”五角大楼发言人肖恩·帕内尔使用IS缩写词时如是说。

“美国政府将继续与伊拉克政府及联盟成员密切协调,确保实现负责任的任务交接。”

一位匿名高级防务官员向记者透露:“我们正处于过渡进程中”,最终“驻伊美军总数将控制在2000人以内,其中大部分将部署在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

该官员强调:“联邦伊拉克境内已无需驻留美军执行反恐任务,伊拉克完全具备自主反恐能力。”

“驻埃尔比勒部队将重点聚焦叙利亚战场,”官员补充道。

巴格达与华盛顿已达成协议,允许国际部队在2026年9月前继续通过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支持在叙利亚的反IS行动。

帕内尔曾在4月单独宣布,美国将把驻叙利亚部队规模削减约半数。

高级防务官员透露,驻叙利亚美军已“从2000人降至900余人”,但未给出精确数字。

尽管ISIS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遭遇重创,但极端组织残余势力仍在两国乡村地带活动。美军持续开展定期空袭和突击行动,严防恐怖势力死灰复燃。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