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校园成为意识形态的战场,言论自由的边界究竟在哪里?美国司法部对拉斯维加斯大学展开反犹问题调查,这场以“维护校园安全”为名的行动,实则掀起了关于政治正确与学术自由的深层博弈。在巴以冲突的阴影下,抗议活动被贴上“反犹”标签,对以色列的批评与反犹主义被划上等号,而伊斯兰恐惧症却未获同等关注。当联邦调查权突破教育隐私保护的红线,当签证政策成为打压异见的工具,我们不得不警惕:所谓“平等保护”是否正在制造新的不平等?这场风波折射出的,不仅是美国社会的撕裂,更是全球化时代价值认同的困境。

华盛顿消息——美国司法部9月30日宣布,将就拉斯维加斯大学处理校园反犹主义投诉的表现展开调查,这是联邦政府针对高校抗议以色列袭击加沙行动的最新一轮审查。

特朗普政府此前曾威胁要削减对高校的联邦拨款,指控这些学校纵容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中出现反犹言行。

包括部分犹太团体在内的抗议者指出,政府错误地将批评以色列袭击加沙、占领巴勒斯坦领土与反犹主义划等号,把声援巴勒斯坦权益与支持极端主义混为一谈。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迄今未宣布就伊斯兰恐惧症展开调查。

司法部声明强调:“本次调查将聚焦该校应对校园反犹主义的具体措施。”

“合规审查将研判接受联邦资助的拉斯维加斯大学是否存在歧视性行为。”

校方回应将全力配合调查,并自信表示审查结果能证明其遵守相关法律。

司法部民权司已致函校方领导层,要求11月1日前提交2023年10月哈马斯袭击事件及以色列后续军事行动期间,学校处理校园歧视投诉的相关文件。

司法部在信函中承认部分材料可能涉及《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保护的学生信息,但仍声称有权在未经事先同意的情况下获取这些资料,以“执行联邦反歧视政策等法律要求”。

特朗普政府的系列举措已引发权益倡导者对隐私保护、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的深切忧虑。

其在打压亲巴抗议者行动中接连受挫——9月30日联邦法官裁定,政府以撤销签证、逮捕拘留和驱逐出境等手段对待支持巴勒斯坦的外籍师生群体,严重违反宪法精神。